买房如何选对一个品牌(买房选哪个开发商品牌好) 790次播放 00:00
最近,仍在地产行业摸爬滚打乃至已经转行的地产人,都比较关注今年的房企年中报。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大家都有希望行业好转的心态,但“成绩单”仍旧是平淡无奇。
8月过完,期间仍有些房企爽约,好在拿出了爽约理由,在此咱们也不详细赘述了。
能发的基本上都发了,发不出来的,硬憋…估计也交不出什么满意的答卷,行业处在困难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交不出答卷的也有很多无奈……
从以往的如期而至到现在的部分企业年报“难产”,房企能“混”成这样真的是出乎大家意料。没辙!这就是行业的现状,目前对于企业而言就一个字:难!
房企有多难,最近网上常见的场景是这样的:
房地产公司频喊“降本增效”,叫苦不迭;
各个地方上推出的大蒜换房、小麦换房、西瓜换房、宅基地换房……
众所周知,当一个行业频频喊出“降本增效”时,就说明已经进入衰退期,盈利能力真的一般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有些企业中期业绩很亮眼。比如龙湖,营收大增了56.4%。万科,经营性现金流半年时间里不仅没少还净流入了83亿元。领地控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42亿元,毛利润10.29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45.03亿元。能拿出这样的成绩,也印证了一句话:“是金子他就一直发光”。
说到这,在行业黄金时期仅靠房企广告宣传为主要买房依据的刚需可能就要头疼了。在行业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由于缺乏宏观的行业思维,面对行业中鱼龙混杂的上万家企业并存的局面,仅通过品牌宣传一个维度来判断一个房企的优劣,放到现在的时间维度下显然就有些武断片面了,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那么,未来购房时应该如何选择呢?怎样才不会踩坑呢?通俗一点讲就是——除了看房子,更要看房企实力!
现在什么样的房企才算有实力?不但要看企业经营是否稳健,而且还要看销售和交付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数字面上的和实际表现上的,一个都不能少。
当下,年报能否按时发是证明企业经营稳健与否的一个指标。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孩子学习为例,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每次期中考试后,只要成绩一下来从不遮遮掩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分享成绩。反观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却总是扭扭捏捏,问他半天都不好意思说。其中的原由,不说大家也应该明白吧。
2022年中报,大批的房企踩线发布中报,看过“成绩单”后,简单总结两点:
民营企业中碧桂园、龙湖、旭辉一如既往的稳健,其他的企业则没有那么亮眼,净利润等数据各种腰斩、脚脖子斩,中报继续“难产ing”的企业不在少数;
央国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日子要好过得多,但受行业形势影响,数据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只有中海、保利、华润、招商这些头部表现相对稳定。
据乐居财经统计,上半年,万科实现净利润181.03亿元,在内房股中居首。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龙湖集团分别实现净利润175.94亿元、126.84亿元、108.83亿元,分列第二至四位。
76家内房股中,23家在期内发生亏损,占比达到30.26%。其中,16家房企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包括富力地产、景业名邦集团、天誉置业、九龙仓置业等。此外,上海证大、华侨城(亚洲)、上置集团、福晟国际、首创钜大同比亏损扩大。
通过年报能客观地反映出哪些企业经营稳健、现金流稳定,同时也给刚需购房者未来买房提供了参照。
过去,公众评判一个房企的能力,可能是看它做了多少营业额,拿了多少地。如今,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规模并不代表着企业综合实力就强,产品能否如期兑现,才是评判房企能力的核心标准之一。而只有经营稳健、现金流稳定的房企才能保证产品兑现,只有此类房企才值得信赖。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万科实现11.5万套住宅的平稳交付,龙湖集团上半年交付超5万套住宅,全部按期交付,碧桂园共有1070个批次、25万套房屋如期交付。
近几年,整个房地产行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销售去化周期变长+融资受限等),大部分房企遇到了现金流问题。受其影响房企能否顺利交房就成为企业一大问题,交付成为行业一大考验。反观,交付能力也成为考验房企生存能力的试金石,同时也是判断品牌扎实与否,是否具有行业社会责任搭档的依据。
注:文/睿言房谈,文章来源:睿言房谈(头条号),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土土哥博客立场。